本书专注于龙门石窟,先讲述龙门石窟的地位、艺术特色,再以洞窟为线索,精选每个洞窟的“不可错过”的景点,阐释其艺术细节或背后故事。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度游石窟,让无学术背景的游客能也真切感受到敦煌艺术的魅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爱护者与发扬者。
本书由国家博物馆的10余位专家执笔,从国内外约50家博物馆中甄选出200余件代表性文物,跨学科、多层次深度解构,通过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串联起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在每个重要节点上的文明史。内容严肃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空脊精装,让300余张高清大图尽收眼底。 本书讲历史但不限于历史,将严肃的史实和严谨的学术故事化,有助
本书内容讲述:甘肃省陇东南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连接陇右、巴蜀和长安的交通要道,也是外来佛教石窟艺术兴盛和繁荣之地。从黄土丘陵到秦岭山区,从渭河谷地到嘉陵江畔,从深山沟壑到商贸集镇,一处处规模不一、形制各异、内容庞杂的大小石窟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陇原大地。为读者朋友探寻、认识和了解这片土地上跨越千年、以石窟寺为代表
本书纳入《中国石窟文化丛书》第二辑。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大足石刻在重庆市大足县,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全县有石刻40余处。大足石窟,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是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品。世界遗产——大足石
本书稿是在《岳麓书院藏秦简(伍)》原整理者所作释文、注释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学界今年来关于《岳麓伍》研究成果,对这批材料所做的考订校正、注解疏证,对于学界研究和利用这批材料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文本和更加完备的材料。 《岳麓书院藏秦简(伍)》是继《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之后,出版的岳麓秦简中又一批珍贵的法律资
北宋东京顺天门遗址发掘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2-2018年度在开封市进行的一项重要发掘项目。顺天门是北宋东京外城西墙上的一座城门,遗址发掘面积355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北宋东京城考古中最大规模的发掘项目。此发掘成果丰硕,不仅揭示了宋代顺天门主城门结构布局和叠压在顺天门之下的五代时期迎秋门的西侧断面,还发现了五代
本书收集本作者95篇原创文章,对甲骨文中100多个生字(成语)在形、义、音方面进行解析、辨认,并对相关难解卜辞进行断句、翻译,对这些生字和成语的结构、涵义、发音、用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对当今流行的一些误解字以及《甲骨文字典》中多处阐述不妥之处进行了指正。不仅对这些生字的起源、涵义发展脉络有更深研究,而且对商代文字
本书以北魏墓葬材料为主体,考察图像与装饰在形式与意义上的交互作用,并将此作用置于北朝史的进程中来加以理解,尝试建立具有装饰史观的墓葬图像论。上编有三章,由图像、装饰、佛教因素三个角度来考察以北魏平城时期为主的墓葬图像。下编三章则是以石床围屏为主体的系列研究。葬具在北朝墓葬中形成一相对独立的范畴,别具时代特点。藉由考察葬
本书辑录了鹤庆县现存古碑刻130余通,拓制拓片150多张,按时代分类,明代9通,清代61通,民国33通。未知年代的有27通;按内容来分,城池1通,道路5通,教育3通,墓志25通,桥梁8通,水利15通,寺庙24通,制度8通,其他14通。通过对现存古碑刻拓片的制作收集,相对完整地收录了鹤庆县的古碑刻文物,对于研究鹤庆县历史
本书为明代瓷器图录,共收了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各朝较有代表性官窑瓷器124件,分别为洪武年制2件,永乐年制11件,宣德年制30件,正统年制7件,成化年制14件,弘治年制6件,正德年制14件,嘉靖年制22件,隆庆年制4件,万历年制14件。这些瓷器器形样式丰富,时代跨度较长,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明代官窑烧造瓷器的特点及明代官窑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