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学是近七八年来高等院校文科类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教材共分八章,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献学方面的知识要点,诸如文献的源流、特征,文献的积聚与散失、古籍制度、分类、校勘、又注意基础知识的介绍。同时,又尽量突出其指导性、实用性和要可读性。因此,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科类学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喜好古代文献
当今,“国学热”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与此相应的古籍整理和研究,显得多少有些冷清,这就使正在日趋高涨的“国学热”大打折扣。因为,古籍的整理和研究不仅是“国学”的基本内容,更是“国学”的基础。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提出国学的概念时,国学指的是“相对于西方学术的本国传统学术”,主要内容是小学,包括训诂、文字、音韵,
信息检索实习指导
本书从当前我国人文社科专业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及其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六部分内容,一、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二、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三、人文社科专业事实数据检索知识,四、人文社科专业图书期刊的数据库检索方法,五、人文社科专业互联网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方法
古典文献研究(第十辑)
本书运用科际整合的方法对新文学版本和文本进行综合性研究,既有版(文)本个案的考释,又有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本书将版本研究和文学批评整合起来,为新文学的研究尝试了一种新的研究角度,确立了新文学研究应有的版本原则。本书拓展了传统版本学的研究空间,为新文学版本学的构建提供了丰富材料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探讨。这些内容都使本书具
《古籍整理概论》主要讲授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古籍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及其相关知识,如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还有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是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对于研究者来说,它关系到对史料的驾驭、精通和考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属于
本书是《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教程》和《自然科学技术信息检索教程》的配套教学参考书。全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为目的,以当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文献信息的基本概念、检索基本原理、事实数据、CNKI、EBSCO、CompendexWeb和互联网信息等内容,通过习题和答案形式,全面地列出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藏书家(11-16辑合订本珍藏版套装共2册)》内容丰富,主要内容包括:跋四印斋初刻本《梦窗甲乙丙丁稿》、金冬心著作版本知见录(上)、海内孤本崔东壁遗稿——《被田媵笔》残帙、《梁巨川先生遗笔》——苹楼藏书琐谈之六等。
《实用生物医学信息检索》共分九章。为了满足当前信息素质教育的需要,帮助读者了解、熟悉和掌握当前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及其获得方法,教材编写力求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国内外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刊物的使用、特种文献检索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