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观点新颖、视野开阔、信息丰富的儿童文学论著,它以10章的篇幅,分别对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态势进行了描述,对新时代儿童文学的问题和走向进行了分析和瞻望。还分别就新时代儿童小说创作、童话创作、幻想文学创作、儿童诗创作、儿童散文创作、儿童戏剧创作、儿歌创作和绘本创作等进行了扫描,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儿童文学创作地
本书是一部文学研究专著。《诗》教,简言之,是以《诗经》为载体展开的教化。结合历时性和共识性研究方法,笔者将《诗》教定义为一个系统的三个子概念:原始《诗》教、贵族《诗》教与儒家《诗》教。本书致力于梳理和构建自《诗》之创生形成到儒家《诗》教定型的古代历史框架,并力图发现不同时代《诗》教之间传承、发展、改变的动因和脉络。从西
本书力图把程小青(1893—1976)的生平和他的侦探作品介绍给法语国家和地区的读者,重点介绍了程小青受福尔摩斯探案的影响和启发而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白话侦探系列小说《霍桑探案集》。程小青率先翻译了被引进中国的侦探类小说。他是翻译家又是小说家,是杂志社编辑和出版商,还是早期研究中国侦探小说理论的学者。他是中国侦探文学史的开
清代是古诗选本的繁荣期,研究古诗选本,可以反映选家的诗学理念,又表现诗人的接受情况。本书采取文献考证和理论论述的研究手段,梳理清代选本的存佚和分类,并且从清前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对选本进行研究,以得出清代古诗选本的文学史价值。《清代古诗选本概述》以清代的古诗选本为研究对象,以清代古诗选本原始文献的发掘为基础,突出重大
《唐诗的域外英译与传播》为加拿大籍华人学者江岚教授代表作《唐诗西传史论:以唐诗在英美的传播为中心》的修订版。《唐诗西传史论》中文简体字版于2009年由学苑出版社作为“列国汉学史书系”之一出版发行。该书通过搜集、爬梳英美两地公开出版发行的唐诗译介和研究文本,寻绎出了唐诗在英语世界被译介、传播与接纳的历史进程,并对其历程作
流沙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闻。他的诗歌理论著作大部分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就内容而言,涵盖了诗学原理、诗歌创作论、诗歌鉴赏与批评论三大板块。其中,诗学原理重点研究了诗歌的本质、意象、想象等诗学的基本问题;诗歌创作论重点关注如何作诗的问题;诗歌鉴赏与批评对诗艺交流影响颇深,在当时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在20世纪
本书为作者在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的出站报告。本书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借助当代语言学的快速发展逐步走向学科化以来,这一领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学者们借鉴了语言学多种相关邻域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各种跨学科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超越了句子桎梏的语
本书立足于中国基层写作者的创作实践及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来的媒介发展生态,分三大部分对网络类型文学的发展及流变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从网络类型文学的本体出发,对网络文学从其概念的生成、文体演变,到最终以多类型融合的文本形态独立于传统写实主义文学之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立足于网络类型文学范畴,考察了魔幻小说、现实
《毛诗品物图考》由冈元凤纂辑,是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植物、动物的图释著作。全书共七卷,分为草、木、鸟、兽、虫、鱼六个部类,图配文字考证,其中有224幅插图。该书于十九世纪传入中国后也受到欢迎,清末、民国乃至当代多次出版,广为流传。此本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绘者不详,约绘制于清光绪时期,书
本书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系列教材之一。编者选取了80首唐诗经典作品,用文学专业的阅读规则,即传统解读唐诗的方法,从体制、结构、风格、韵律、自然高妙、比较几方面进行详细解读。解读对象既包括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静夜思》等大众较为熟知的篇目,也有钱起《湘灵鼓瑟》、戎昱《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