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遗书》·十二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高攀龙撰。高攀龙身后所遗文字,由门人陈龙正取其萃要,汇编为《高子遗书》十二卷。具体包括:论学语、札记、经解类、辨类、赞、讲义、语录、书信等。是我们研究高攀龙思想主要的文献材料,有一定的整理出版价值。初自辑其语录文章为《就正录》。后其门
严复是近代中国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或自由或保守的思想影响广泛,历经百年而不衰。《严复读本》一书精选严复一生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作品,主要分为政论文、译文、书评、传记、书信、诗词、题联七类。选篇章力图反映严复面对时代剧变,殚精竭虑倡导中国社会向现代民主法治方向稳健变革的思想主张和爱国情怀。
在家族良好的学术氛围影响下,在刘梖文、刘咸荥、刘咸焌的悉心指导下,被蒙文通称为“一代之雄,数百年来一人而已”的天才学者刘咸炘脱颖而出,大放异彩。刘咸炘“一生笃学精思,明统知类,志在由博趋约,以合御分”,所著《推十书》“是其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校雠目录学及其他杂著之总集”,“承续了中华人文风教的传统而踵
西南写刻版本更是集西南地区历代学人著作版本的的精要,反映所刻之人在历代传唱中被广为珍重,说明了区域文献与版刻及士人文化之间的联系。在版本研究中对艺术性的注重是较缺乏的,写刻本具有工艺美术性与文学性,为出版印刷制作与版本研究提供新视角。而版刻书迹于研究书法史和考察书人与作品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书迹资料。有鉴于此,今经多方收
西南写刻版本是集西南地区历代学人著作版本的的精要,反映所刻之人在历代传唱中被广为珍重,说明了区域文献与版刻及士人文化之间的联系。在版本研究中对艺术性的注重是较缺乏的,写刻本具有工艺美术性与文学性,为出版印刷制作与版本研究提供新视角。而版刻书迹于研究书法史和考察书人与作品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书迹资料。有鉴于此,今经多方收集
胡俨(1360-1443),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成组时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本书搜集现存胡俨所撰诗文作品,通过精选底本、校本,审慎
本书共四卷,共二百七十余条。所记皆为宋代杂事,广泛记述了北宋时期朝野轶闻,对上至皇帝下至一般文人的生活行状颇多描述,对宋代政事、边防也有详细记载,卷四对当时重大事件檀渊之盟的述说很为详尽。此书对北宋重要史实人物关注尤多,间或涉及书法绘画、农事水利、佛徒道流以及奇闻异物等。洪迈称此书“高简有笔力”。
本书对曹丕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搜罗,残篇佚文也都收入其中,并按照文体分门别类。同时,参考前贤的学术成果,对曹丕作品原文进行了校注,每篇作品前写有题解,对该作品的写作时间、原由以及艺术风格有简要的介绍,作品之后精心辑录了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文学评论家对该作品的评点,对于读者了解曹丕及其作品当有较大助益。后附曹丕大事年表与重大作
原名《鹤斋丛书》、《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六集,收书四十种,七十四卷。所辑经说、杂史、金石、笔记均为篇幅短小罕见之书,非本丛书较难找到。除个别宋明人著作外,大都为清人著述。自著《勇卢闻诘》及《张忠烈公(煌言)年谱》亦刊入第1、4集。其中朝鲜人著作2种,从中可见中朝文化交流。清人七弦河上钓叟所撰《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
本书是清代学者钱泳于道光时期所作笔记杂考,记述了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原书稿共六册,具体内容为:记边疆及外国之历史与风土人情;记金石碑帖、书画、器物;记异事与异闻;记作者见闻之人;作者的杂记、杂考;作者的诗文。这是本书的次整理影印,书前附有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