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宋学兴起的原因,有强烈的道统意味,以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为正统,涉及朱熹、陆象山及其门人,再旁及之外的,例如司马光、苏轼等人。对其生平介绍,思想分析,作品附录,比较全面的呈现出宋朝理学的发展脉络。本书并非只是内圣哲学的阐释,更是将宋学关注时政,义节广大处,如朱熹、蔡元定等以身殉道,宋儒抗
本书从当代生态哲学视野进行考察,对宋代理学家在构建自己的文艺思想展开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其生态审美智慧。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宋代理学文艺思想的生态整体主义特征;第二章宋代理学艺术范畴的生态智慧,第三章文道合一的生态学逻辑理路;第四章气象浑成的文艺生态审美境界;第五章感物道情的文艺生态创作观;第六章文艺鉴赏观念的生态哲学解
本书稿通过对陆九渊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的全方位评述,条分缕析地挖掘了象山心学的文化历史意蕴和道德主体精神。陆九渊是宋代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该书分本心、同心、蔽心、洗心4篇、16章,共46万字,从纵横
本全集主体部分为《皇极经世》和《伊川击壤集》。前者将上起帝尧即位下至后周显德六年这三千多年间的史事编入邵雍自创的元会运世时间体系,力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社会、人生的观念体系,是能体现邵雍易学思想和历史观的代表作。《伊川击壤集》为邵雍诗集。邵雍诗用语平实坦易而又理趣盎然,为后来理学诗派的先声,后人遂有佛语衍为寒山诗,儒语
永嘉学派崛起于朱子学全盛时代,清代学者全祖望有一恰当的评价:“乾(道)、淳(熙)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熹)、陆(九渊)二派,而水心(叶适之号)龂龂其间,遂称鼎足。”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亦在宋代学术思想界具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本书即主要梳理永嘉学派的形成、得名、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历史地位及其衰落,重点阐释代
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会通精神,是中国思想目前的高峰之一。在延续宋代理学的基础上,元代理学因元朝独特的社会构成、政治形态而呈现出新的内容与特点。元代的理学家们为解决当时的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对理学进行了改造与创新,完成了理学的官学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同时,理学家们以社会与理学的关系为核心展开研究,既阐明了理
《朱学论集》是陈荣捷晚年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内容涉及朱子所论太极理气道统观的哲学意义,鹅湖之会的时间、地点、人物、讨论题目,朱熹与陆九渊通讯往来的详情,朱子的经济状态与宗教生活,元明清各代和海外朱子学研究情况的论述和介绍等主题。 《朱学论集》立论高屋建瓴,分析深刻,资料丰富,对进一步理解朱熹思想很有帮助,也充分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就在于向生命处用心,以人格化育为基本旨归,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不过它超越先秦儒家的仁学的视界,为人格境界的追求找到了宇宙本体论的依据。人学是宋明理学的主题,本体和工夫是它的两大题旨,如何通过礼和乐的工夫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是宋明理学的基本用心所在,这里包含着深刻的人格美育思想和人文
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潮中,方东美、成中英的哲学探索以其显著的理论特色,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哲学现代重建运动中的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开放的现代新儒家。 本书作者依据文本资料,在吸收学术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诠释和比较的方法,通过对方东美和成中英两位学人的哲学探索历程的考察和梳理,分别从本体与方法、知识与价值、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陈亮事迹著作编年》一本书是关于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创始人、南宋浙东学派的杰出代表陈亮的正式出版的事迹著作编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按年月编排陈亮事迹和相关大事,考定了陈亮著作的年代,钩沉和辑录了陈亮的佚文、佚词、佚诗、佚匾、佚联、佚名,纠正了史籍和前人的一些错误记载,进一步阐述了陈亮的事功思想、抗金统一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