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全集》由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王水照先生主持整理,汇集了司马光除《资治通鉴》以外的全部著述。本书为司马光全集的一部分,包括《易说》《书仪》《大学中庸义》和《古文孝经指解》四种,全部为经部著作。《易说》六卷,原本宋后失传,清乾隆修《四库全书》,始从《永乐大典》辑出,是司马光没有完成的一部书。《书仪》十卷,是司马光以
本书关乎《历史》的现存文本与希罗多德的智性习惯,作者拉泰纳认为,《历史》具备一种有意识的方法、目的与文学结构。本书试图从修辞与写作传统、叙事技法、材料来源、主导思想等方面全方位解析希罗多德的“研究”(即“历史”)的可能内在方法。本书是一本全面而深入的著作,对于历史编纂学开创阶段的研究贡献了极为创新的洞察和理解,通过详尽
本书为虞云国教授对近代史学家与史学脉络的研究专书,通过对近代大史学家如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顾颉刚、丁则良、严耕望、刘子健、张家驹等的研究与评价,宗览近代史学的演变脉络。作者认为,近代史学家注重新旧范式之间的衔接与过渡,确保新创的史学范式能够契合中国史学的特定对象与既有资料,以期真正体现中国特色,实现范式的成功转型。就
本书由暨南大学历史学系近十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编选而成,所选论文主要由评选校优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或参加学术会议的论文构成,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历史,涉及政治史、经济史、历史地理、专门史、考古等不同领域。论文选题新颖,论证严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应该具备的专业水平,同时,每篇论文后附有指导教师评语,点明论文的创新价
本书收入论文集的二十五篇文章,是学生们在夏晓虹教授开拓的领域,学习和发展她的研究方法的成果。它们或以《申报》馆、上海小报、北京报纸为研究对象,考察晚清报刊作为民间舆论与公共空间载体的功能;或者从女性写作、女学和女装的角度,论述清末民初的女性境况和与女性相关的观念的变迁;或者关注文学和艺术在近代的改良与革命,讨论科学小说
本书共十六讲,主要由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个部分构成,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历史观的多样性及选择”“史学功能探索”“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环境史学基本原理”等多个方面。
《西方史学史研究》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学术辑刊,本书稿为第2辑。西方史学史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发明和独特的研究领域,在当今全球化趋势和反全球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这个学科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西方史学史研究》即是为这一学科精心打造的一个平台,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强调跨学科的交流和研究。第2辑的主题为知
本书取材于古今中外成名史家的治学经验和经典论著,吸收国内外历史哲学、史学方法和史学史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本人研究和教学的体会,采取深入浅出的笔法,运用平实晓畅的文字,系统而条畅地论述治史所应具备的修养、技艺和规范,并对史学的学科特性、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理解的意义、历史的用途等问题加以讨论,对后现代主义的史学理念也做
本书辑选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相关研究论文,研究内容涉及国内考古、中国古代经济史、官制组织制度史、历史地理、民国史、世界史等、断代专门史等,如考察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良渚文化墓葬的分期、汉代南程墓地结构分析、唐代让官、武汉轮渡开办时间考、9世纪加洛林文献中查理曼形象的刻画与变动等,主题丰富、研究议题多元,收录编排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关于宋、明、清等历朝实录的思考和研究。以宋、明、清等历朝实录为研究对象和基本史料,对这些历朝实录进行了由点及面的深入研究。在观照民国以来学者关于实录研究的学术路径基础之上,一方面,研究实录本身的编纂及体例,对实录的作者群体、文本形式等进行剖析;另一方面,对实录所见政治视阈、边疆视野和外交记录等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