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
《章太炎.铁血著华章/文化中国.边缘话题(第5辑)》共分为五个章节,详细的介绍了章太炎先生的心相行迹,夹叙夹议,重新细致解读章太炎先生生平与著述中的谜案,通过其行迹、著述、交友、讲学等诸多方面还原章太炎先生的历史地位与学术影响。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哲学作品。熊逸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以省时间、轻松、知识牢——帮你搭建一个合理稳固的知识框架,更能清晰的理解《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周易》《诗经》《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老子》《庄子》《荀子》《管子》这些传统的中国思想经典,让你今后获取新知又快又深。
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观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
本书收录梁氏从1893年起至逝世前,将近36年内写下的各种文章。梁启超作为这个时代挺立潮头的弄潮儿,参与公车上书、领导维新变法、鼓吹民主宪政、策划护国运动、倡导新文化运动、引发五四运动,晚年专注于文教及学术研究,担任清华国学院导师,奔赴全国各大学演讲、讲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梁氏终生所想,无非国强民富;毕生所求,只是
本书是著名学者姜义华先生研究章太炎生平和思想的代表之作。全书由序编、甲编、乙编、丙编、章炳麟年表、索引等部分组成。序编总括作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代表的章炳麟学问与革命的一生;甲编叙述章炳麟的革命生涯和政治斗争的经历;乙编对章炳麟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依次进行分析、评介,展现其学术成就与思想全貌;丙编结合章炳麟同康有为、孙中
本书稿为历史学家吴其昌先生为老师梁启超撰写的一部传记,贯穿了梁启超整个青年时期,涉及从梁启超出生到戊戌变法失败这二十五年间的中国历史。吴其昌在写法上秉承了其师梁启超著《李鸿章》时所开创的传记章法,“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归纳其中,横的竖的,网罗无遗”,使得读者在了解梁启超事迹的同时深入理解
本书收录作者对近代中国自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时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的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 首篇即从思想角度剖析太平天国为何“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指出农民革命战争诸多规律性的现象,慨乎言之,深意存焉。 其后数篇则详尽分疏戊戌变法的维新思想和人物,于康有为大同思想和
本全集以时间为序,共分十三集。汇辑了康有为已刊和未刊作品近千万字,包括书信、奏折、专著、游记、诗作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有《新学伪经考》、《大同书》、《孔子改制考》等经典著作,借全集增订重印机会,将所辑新什一併录入第十三集。对于研究康有为本人以及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学术发展演变的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以往的整理工
本书为章太炎嫡孙章念驰先生近年新作结集,也是其晚年的总结性文集。所收文字,或直接与章太炎研究相关,或反映了作者所受到的章太炎的影响。有的有关章太炎的资料如章太炎的藏书、印章等为首次公开,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的反映了作者的所思所感,如所写家中传承八十余年的小八仙桌等,读来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