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叢書的編纂,也將給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積累豐富的學術資料,給漢籍之路的理論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內涵,流失在海外的漢文古籍便是「漠籍之路」閃亮的標識。我國的出版工作者應該弘揚漢籍之路理論,推動漢籍收集出版工作,使中華文化的價值進一步得到世界的認同。《域外漢籍珍本文庫》資料搜集與編纂已進行多年,版本調查、編目
本书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易于诵读;其内容丰富,包含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古往今来,无数人都从中汲取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修养。
《国学常识》是曹伯韩先生介绍国学相关常识的一本著作,共分十三章,涉及小学、古物、经学、史地、诸子、佛学、理学、文学、科学艺术等。内容全面系统,文笔浅显流畅,深入浅出,是一本优秀的国学入门读物。
《文宗阁暨四库全书与镇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著者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镇江市园林管理局。历史上,文宗阁与《四库全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御敕、官修的大丛书,其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海汇百川,纲举条贯,萃四千余年之文化,以成历代典籍之大观”,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宝
传统国学必须走向现代化。我们要深入研究传统国学,对其进行现代阐释,从中吸收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精华,同时学习世界其他民族学术、文化的长处,把旧国学发展为新国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殿堂。
《清经解三编(套装共12册)》收集清代重要经学著作65种,全部选取原始佳善版本进行影印, 每码上下两栏,16开精装12册。 清代是经学集大成的时代,在其中后期,先后出现了由阮元、王先谦分别主持编纂的《皇清经解》和《皇清经解续编》两部皇皇巨编,大体上涵容了清代经学研究的主流成果。然而,由于当时经学学术观所决定的取舍意
中国人不能忽视传统,中医人不能不懂国学。本书系连建伟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讲授《国学精要》的讲稿。历代国学著作虽多,但选取其中精要亦非易事。作者在精读明初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由范立本辑集的《明心宝鉴》的基础上,摘录其中精要,每条原文之下讲授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库全书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库馆开、闭馆时间;四库馆的机构;四库馆的运作;四库馆臣的数量;四库馆臣的工作等。
《国学智慧100分》由国学经典著作中历千百年而流传至今、仍被频繁运用的名句名言名诗名文汇集而成。摘引释译外加以拓展,以相关背景、链接故事开阔见闻,最后掩卷沉思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在培养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及早立志向学。
国学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