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考古人在不起眼的陶片、锈迹斑斑的铜钱、肉眼看不见的孢子花粉上寻找历史的线索,与深埋在地下的过去对话。本书述及考古学基本知识及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展现百年来中国考古的一次次新发现,有利于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让世界触摸绵延不息的中华文脉。
我们在石刻中要看到什么?古人留在石刻上的历史,我们注意到了么?曹植与曹丕之间,夺嫡的传闻是否属实?兰陵王是因何饮药含恨而亡?毒杀兰陵王的人是谁?他的墓志上有怎样的记载?原来房玄龄是官二代?年画中的门神秦叔宝,他家又有怎样的故事?我们书法时常临写的《石门铭》,到底记载着谁的事情?本书为王强教授多年来的有关石刻田野考
本书作者自1984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院从事古陶瓷保管、陈列展览、研究等工作后,一直致力于中国古陶瓷款识研究,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在广泛查阅和收集资料并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成本书,力求满足古陶瓷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需要,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查阅。
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于1972年,50年的发展历程蕴涵了几代学者长期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在庆祝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之际,本书编辑组收录了50余篇来自任教老师和校友的采访稿件和回忆文章,回顾了刘敦愿、蔡凤书、李肇年先生等前辈创建专业的点滴过往,回忆了几代学人走上考古之路的校园生活与田野经历,并寄语于后生。温故而
本书是成都考古学者文库第一号,收录了江章华先生撰写(含合著)的长江上游先秦考古研究学术论文32篇。内容包括文化、变迁、谱系,墓葬、聚落、社会,器物、符号三部分。作者首先从典型遗址分析入手,建立长江上游先秦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进而探讨文化谱系,解释文化变迁的动因。通过聚落、墓葬分析入手,探讨当时的社会。同时包括对一些
“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是对1949—2019年中国美术考古成果的一次专门性、系统性整理汇编,共12卷,500多万字。丛书汇集了包括石窟艺术、墓葬艺术、岩画艺术等在内的考古材料2000多例,按省份进行布局,各省份内以考古报告发表的时间为序。其中每份考古材料从考察(发掘)时间、遗存年代、遗存地点、遗存形式(形制)、遗存内
“中国美术考古文献辑要”是对1949—2019年中国美术考古成果的一次专门性、系统性整理汇编,共12卷,500多万字。 丛书汇集了包括石窟艺术、墓葬艺术、岩画艺术等在内的考古材料2000多例,按省份进行布局,各省份内以考古报告发表的时间为序。其中每份考古材料从考察(发掘)时间、遗存年代、遗存地点、遗存形式(形制)、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