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前夕,明朝皇帝统治着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世界最大城市中的大多数、规模最大的常备军,以及当时最繁荣的经济体。通过与欧亚大陆诸政权之领袖的互动,明朝早期的皇帝与成吉思汗后裔争夺成吉思汗王朝的遗产,树立自己欧亚大陆施恩者(众王之王)的形象,同时争取草原及周边地区统治精英的效忠,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明廷远非与世隔
《蓝皮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对2023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全面、准确地进行分析解读。上篇将深入分析2023年国际形势演变的发展动向,纵论主要国家和各地区形势,深入剖析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挑战、国际形势历经的动荡变革,向中外读者和社会各界提供理解读世界形势和重要热点问题的中国视角。下篇全面阐释2023年中国外交的丰硕成果
上海法租界是法国在旧中国四个租界中面积最大、发展最好的租界。其与公共租界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风貌,市政管理也有差异。长期以来,由于语言和资料的限制,法租界史研究是上海史研究中的一块空白。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的蒋杰副教授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牟振宇、陆晔等研究员,以及其他各高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该领域持续发力
本书深入探讨了欧盟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问题,关注点在包含欧盟政策提出、政策协商和政策出台这一决策过程,着重探讨了欧盟决策机制的运作方式以及其对欧盟对外政策的影响。作者剖析了欧盟内部决策机制的机构设置、议程制定、决策过程和实施机制,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欧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执行。通过对欧盟决策机制的深
今日世界正处在战争与和平、极化与共存、脱钩与合作的又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作为一个长期在华盛顿智库研究中美关系的华裔学者,李成不仅对目前美国内部的撕裂,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的困境有着深刻的阐述,而且把中美关系放在世界经济、政治和安全版图的根本性变化中来分析。从时代的大变局中来解读中美关系的变化。本书从多层次、多方面印
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和发达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文献综述;中欧在非洲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的问题;中欧在非洲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动机;中欧在非洲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概况;中欧在非洲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互补优势等。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告终,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的一大奇观。半个世纪后的1933年,邵循正完成了其在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毕业论文《中法越南关系始末》。他综合利用中外各方相关史料,从明末清初法国人进入越南传教写起,再到法国一步步侵占越南,直至中法战争的整个过程,全景式地勾勒出了
《南大区域国别研究》广泛荟萃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成果和动向,展开多元、细致的学理讨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知识增量。本辑为《南大区域国别研究(2024年第1期)》,包括共处、共生、共享的国际区域学、和平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印度军政关系中的弱文官控制情形等论文。
本书认为在后冷战时期美俄关系经历了三次循环,每次都是高开低走。高开表示了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低走反映了双方的分歧和斗争。书中对北约东扩、俄罗斯协助美国反恐、在欧洲的导弹防御、格鲁吉亚冲突、美国在乌克兰的颜色革命、两国在中亚的争夺等诸多涉及美俄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阐述与剖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避免新的冲突发生也许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最普遍的愿望,“不要重蹈覆辙!”这句口号在欧洲人耳边久久回响,而这种观点也将影响欧洲的未来,并成为英国人所实行的绥靖政策的核心。 蒂姆·布弗里将本书所讲述的时期定为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通过重新构建英国一次次“绥靖希特勒”的谈判,展现了在纳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