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货物运输是国际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耗费少的时间,陆地上的短途、中途和长途运输常常采用道路运输形式。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保障私营部门经营者的竞争优势。各国常有契机降低那些导致成本增加的物理或行政壁垒、采取措施增加道路运输的吸引力和竞争性,或发挥国际道路货物在全球贸易物流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道路运输服务还未实现全面自由化时,国与国之间达成双边协议为方案。但市场全面自由化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国家间达成的双边协议是监管国际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的主要工具。特别是在未制定任何有效的多边协议或制度的情况下,双边协议发挥主要的管制作用。这些协议在范围和深度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协议涉及的细节通常能反映订约国内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的市场开放程度。然而,目前尚未找到分析双边协议的系统化方式。本研究力图采用统一的方法体系确定区域道路运输协定的定义特征及协定对市场整合的影响,从而填补这项空白。研究的目的是引导各国努力改革国内的道路交通运输业。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将分两部分阐述。第一部分阐明道路货物运输有关协议的一般模式及其工作原理,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双边协议内容和信息范围的具体建议。以下为主要模式和建议的相关总结。
道路货运业对一国国内和国际贸易来说都是关键所在,是贸易货流量在陆上流通的主要运输方式,占大部分地区运输流量的80%。在某些情况下,几乎所有的贸易货流都是通过道路流通。因此,道路运输服务的成本和质量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至关重要。事实上,道路运输是现代国际劳动分工和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随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服务业所面临的监管和程序局限性愈加显著。针对非洲和南亚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在道路运输服务方面竞争力有限的区域贸易和运输走廊所能提供的价格比竞争较多的走廊高得多(际化学经济公司,2011年;Teravaninthorn和 Raballand,2009年)。因此世界银行以及其他机构组织应在物流服务业(包括货车运输、仓储和货运代理)的监管改革方面加大投资。仅投资基础设施或仅关注贸易便利化倡议显然无法令贸易成本显著降低,除非能引起重大行业变革,尤其在道路运输服务方面(Borchert、 Gootiiz及Mattoo 2010;世界银行2011)。
国际道路运输服务的研究表明数量限制是制约运输成本减少的主要因素。由道路运输研究得出的建议是令国与国之间的监管产生实效并针对国家间运输服务的提供和成本设置有效许可证和配额系统。例如,Teravaninthorn与 Raballand(2009)建议将审查双边协议作为降低非洲地区运输成本的手段。南非的货运代理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双边协议听起来似乎是那么一回事,但是实际上却缺少足够的管理程序,导致他们无法满足有关运输服务的规定(Nick Poree Associates 2010)。
本研究针对国际上与贸易相关的经营业务以及对区域和全球道路运输市场有影响的监管规则采取了较为严密的分析方法。当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道路运输服务的政治经济性时,通常很难将国与国之间的协定的局限性与其它方式施加的局限性分离开来。
国际道路运输服务的提供尤其是货运服务通常由双边道路运输协议监管。但最近的分析工作表明某些协议类型对贸易造成负面影响并成为贸易成本的主要来源。有些传闻证据甚至指出这些协议最终会取代公开程度更高的区域性协议。尽管双边协议长期以来一直是监管国际客运和货物的传统方式,但至今未有文件记录这些协议的性质、内容和意义。
分析道路运输的监管制度时一般将重点放在区域或多边道路运输便利化协议,但此类协议通常过于笼统,缺乏实用性。有关地区的政府经常正式加入此类协议,并将此视作区域外交领域的重大成就。然而,协议的实际执行却常常无法达到其最低的效率和效用要求。
经济困难时期,双边协议的重要性增加,就像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所遭受的金融危机。这种情况下,政府更关注国内的局势并赋予法律文书优先权,例如双边协议。双边协议令政府毫不费力地“控制局面”,即使协议很可能与该政府所采取的区域性或全球性多边解决方案的规定相抵触(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或世界海关组织[WCO]的协议)。
鉴于双边协议越来越重要,将根据以下目标进行本项研究:
? 建立一个双边协议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确立基于限制度的道路货运协议类型体系。
? 评估已有双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