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定  价:58 元

        

  • 作者:赵晔 著
  • 出版时间:2017/2/1
  • ISBN:9787564351250
  • 出 版 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812 
  • 页码:22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9
7
3
8
5
7
1
5
2
6
5
4
0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财税改革一直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扮演着突击队的角色,为整体改革的推进“铺路搭桥”,这种状况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财政占GDP的比重相对较低。在多次出现的财力困境之下,为什么每次中国财政都能走出困境?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与公共预算管理体系都不够规范,在这种有待规范的财政运行构架之下,是如何有效支持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的?近年来,中央财政状况得到根本性好转,但为什么基层财政又陷入困境之中?上述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财政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重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财政改革目标主要强调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其中的关键词是公共财政。理论界对公共财政已有不少系统的概述。中共中央在2014年7月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现代财政制度是对传统财政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传统财政制度有着内在的冲突,市场、资本、政府之间因为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矛盾越发冲突,亟待构建一套能够约束政府收支行为的新型财政制度。现代国家的不同历程决定了现代财政制度既可能是原生的,也可能是移植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际间交往的增加,各国相互影响的加深,现代财政制度自身也在不断地演变之中,并越发凸显国家治理理念。
  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来看,财税改革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财税体制改革从本身规律来说,“十二五”期间推出的改革,需要“十三五”来承接和完成。其中*主要的就是“十二五”期间推出的“营改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营改增”从根本上动摇了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使得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从重构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发展的角度来说,“营改增”之后为地方建立主体税源,是财税体制改革第1紧迫的任务。其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现实需要。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现代财政的整体功能是保证效率与公平的有效融合,形成制度安排”。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改革,彻底降低普通商品价格中的税收负担,比如增值税(“营改增”后包括营业税)税负、消费税税负以及与流转税相关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由于这些税收与商品货物价格相挂钩,所以降低这些流转税会对整个社会物价起到抑制作用,*起码不会助推物价上涨。物价下降或者持平,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间接的收入增加。老百姓收入增加,反过来会刺激需求,带动生产。降低间接税的同时,增加直接税,特别是改革房地产税收、个人所得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等,使得拥有财产性收入或者其他高收入群体、享受环境资源多的富人多缴税,会实现国家总体税收稳定,确保政府有资金提供公共服务等,这样的改革是促公平的制度建设。*后,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枢纽,财税体制涉及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以及政府间财权和事权关系的调整。同时,现行经济体制内的很多矛盾和问题也都是因财税关系界定不清楚所引发的,比如民生安排,教育、医疗资源不均,市场环境建设等,这些只有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来推动,也就是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决定了“十三五”期间必须以财税体制改革为重头戏。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