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召开“世界史资料建设与教材编写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中教图书网 来源:人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1/17

  11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世界史资料建设与教材编写学术研讨会——暨《西方历史文献选编》编务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世界史研究中的资料建设以及世界史专业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系列讨论。

  会议由历史学院孟广林教授主持开幕式。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首先致辞,他对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黄兴涛教授指出,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特别是自世界史专业被提升为一级学科以来,历史学院更加重视世界史专业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

  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这套《西方历史文献选编》选题覆盖比较全面,在高年级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使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史料,对于培养世界史专业人才有很大帮助。清华大学刘北成教授则表示,应当深刻反思过去几十年国内“统编教材”的思路,更多借鉴国外教材的编写经验,突出教材的特色和差异,加强研究性和探索性。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强调了当前世界史教材应当注重避免“西方中心论”的历史叙述的影响,用全球史的眼光考察人类文明的总体进程;还需注意突破“英雄史观”的束缚,让“史学话语权”进一步惠及“曾被历史叙述遗忘的角落”。

  北京大学朱孝远教授认为,现阶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存在脱节的状况,如何把建设有研究型要素的世界史学科和人才培养事业搞好,需要从学术性、有用性、前沿性和中国特色四个方面来考虑。天津师范大学刘景华教授则以世界史研究中史料运用的程度问题为切入点,强调了“历史学家眼中的世界历史”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孟广林教授在谈及主编《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一书的感想时指出,关于“历史文献”的定义应当从两个层面进行具体把握;首先是理论文献,这里包含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关于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著作;其次是关于历史记载的“文献资料”,是我们进行史学研究的基本材料,还需要在充分引进和吸收西方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接着,社科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的宋月华社长在发言中展望了出版界与学术界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资料建设的前景。

  在下午的发言中,北京大学黄春高教授提出,当前世界史学界在研究中注重外文原始文献的意识越来越浓厚,但同时也出现了“轻汉文,重英文”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国内的世界史史料建设不足有关。北京师范大学侯树栋教授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在于中译本质量的层次不齐。首都师范大学施诚教授围绕这一话题指出,当前建设世界史史料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这套书的出版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关于世界史教材编写目前存在的困难,北京师范大学刘林海教授认为,高校的一些科研考核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首都师范大学李永斌副教授表示,世界史文献教材对学生了解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有重大意义,应当予以重视。中国人民大学金永丽副教授结合自己在印度史教学实践,强调应当对外文文献积累,尤其是在购买利用西方外文数据库上大力投入。在世界史学科教学方面,北京师范大学陈奉林教授指出,日本史的教材建设也应当充分借鉴日本学者的相关学术成果。来自吉林大学的宋鸥教授详细介绍了所在院系的“世界历史文选”课程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皖强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借助《西方历史文献选编》出版之际搭建了一个平台,能够让专家学者在这里就世界史资料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畅所欲言,希望借此机会呼吁学界更加重视世界史学科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